今日,公司发布2014 年年报和201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同时发布2014 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1) 2014 年公司实现营收6.98 亿,同比增3.2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5 亿,同比增24.31%;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6 亿,同比增9.99%。
2) 2015Q1 实现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52 万元~2074 万,同比增25%-40%。
3) 2014 年利润分配方案:每10 股派发现金1.00 元(含税),转增 6 股。
对此,我们的点评如下:政府补助引致14 年业绩高增长,2015Q1 业绩预告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98 亿,同比增3.2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5 亿,同比增24.3%。净利润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2014 年营业外收入高达2263 万元,而2013 年同期仅有614 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本年度内大幅增加。这导致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6 亿,同比增速仅有9.99%。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8.0%(同比上升0.5pct)、管理费用率7.0%(同比增1.1pct),财务费用率-1.2%。公司同时发布201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同比增25%-40%,业绩高增长原因是智能水表业务拓展得力,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布局水务,深度推广智慧水务模式。分业务来看,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仍是智能表、普通表和节水表。
2014 年公司智能表业务2.5 亿(占比37%),同比略有下滑。普通表业务1.7 亿(占比25.2%),同比增11.7%。
2014 年公司业务一大亮点是逐步布局水务领域。公司持有鹰潭供水46%股权、余江水务51%股权,两者2014年分别实现4023 万元、467 万元净利润。公司布局水务,一方面可了解水务企业运行状况和产品需求,增强产品研发的针对性;同时为新产品试用、管理软件提供示范基地和商业模式探索平台。另外一方面,参股、控股水务公司占据水务物联网的入口端,切入个人水务消费领域,将产业链延伸到个人消费者,逐步发展水费支付、水家电电商平台以及个人水务金融等业务。主业受益于阶梯水价推行,智能表业务未来三年进入放量通道。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的主要逻辑在于阶梯水价改革,目前行业的渗透率仅有10%,我们预计随着阶梯水价的推行,2020 年智能水表的渗透率将达到80%,2015~2020 年智能水表行业销量CAGR 将达40%。公司的龙头地位、客户渠道优势会使得公司智能水表业务销量大幅增长,预计15~17 年销量分别达100、200、300 万台,而2014 年智能水表业务仅有60 万的销量。
智能水表平均售价230-280 元,毛利率高达40%,而传统水表售价仅有45~50 元,毛利率低至20%。智能水表业务将贡献公司后期绝大部分利润。在手现金充裕,外延预期较强。报告期内,公司在手现金达5.1 亿,资产负债率低至13.4%。如果算上定增完成后募集的4 亿现金,预计公司在手现金超9 亿。公司目前主业集中在水表领域,预计后续将围绕水务产业做深度拓展。一方面利用智能水表提升水务行业的管理效率,与现有主业形成较大的协同性;另一方面,逐步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打开公司成长的天花板。
我们再次强调:三川股份不应再理解成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而是A 股市场稀缺的智慧水务投资标的。公司将逐步由传统的1.0 机械水表转向2.0 的物联网水表,切入智慧城市领域。智能水表作为面向水厂和消费者的媒介,未来有望扮演水务产业的数据采集端口和互联网入口,为用户提供收费缴费、水质安全和城市水务管理服务。公司收购国德科技51%股权和与中移物联网合作推出物联网水表便是基于这一智慧水务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我们预期随着鹰潭水务、余江水务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三川在其他地区智慧水务模式也有望获得推广。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6 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2.2 亿,对应增发摊薄后EPS 为0.6、0.77 元。公司最新收盘价21.52 元,15~16 年相应PE 估值分别为35、27 倍。维持增持评级。